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经验交流 > 列表

工作经验交流
推荐信息
工作经验交流

抓实人大机关作风建设 保持人大机关良好形象

来源: 日期:2013-10-12 09:19:00 人气:

孙建科

  作风问题至关重要。人大机关是担负着为人大及其常委会正确行使职权提供服务和保障重要职责的领导机关,人大机关的作风,关系人大机关的形象,关系人大工作的效率,关系人大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近年来,市人大机关狠抓作风建设和作风转变,有很好的成效,但按照从严从高的标准来衡量,在思想作风、学风文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与新时期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所以,人大机关要进一步强化措施,带头抓实作风建设,树立和保持良好形象。

  一、权为民授,务必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人大及其常委会是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这就要求人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一是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群众期盼什么就努力做好什么,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二是要本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在讨论和审议中,多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生活的困难和问题;三是要树立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对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及时办理。坚决反对拖拖拉拉、消极懈怠,推卸责任等不良现象和行为。要严格实施绩效考核,分解任务、明晰责任、奖优罚劣,把任务落实到委室、落实到人、落实到办法措施,并列出时间表,限期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

  二、职为民履,务必发扬求真务实的文风和会风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发表了著名的《反对党八股》,例数了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对其进行了声讨,可谓一针见血。时至今日,那些不良会风文风并未销声匿迹,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依然存在。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新一届领导人直陈“空谈误国”,强调“实干兴邦”,在文风、会风方面率先垂范,讲话不说官话套话,开会不照本宣科,一系列举动直指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积习。人大机关要带头转变文风会风,除法律规定的会议外,能不开的会尽量不开,要开小会、开短会、开解决问题的会,要说实在话、办实在事,要一语中的,用最简短的话抓住问题的实质,能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要坚持从最能体现良好作风的具体事情抓起,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改进调查研究、改进新闻报道,力戒大而化之,力戒形式主义。 通过改进文风会风,让广大机关干部纷纷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业务工作的落实,并有更多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积极参与全市中心工作,推动人大工作的深入开展,集中精力履职为民。

  三、智为民集,务必发扬勤于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增长才干,做到集民之智,集智为民。但目前在学风方面存在问题,一是学风不浓,二是不能学以致用。有的同志以工作忙为借口,很少学习,即使组织要求学习,也是满足于一知半解,敷衍了事,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目的不明,学习深度不够,有的甚至认为学不学一个样,照样能干好工作。也有的同志学习是抓了,但理论不联系实际,或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不够,或者言行不一。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当好参谋助手,是机关干部的重要职责。要当好参谋助手就必须勤于学习。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社会,知识更新很快,学习已经成为每个人的终身课题。学习是工作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也是一种工作。如果知识积累不够、更新不快,就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掌握政策和法律,不能吃透、用好政策和法律,工作也就很难做好,因此,每一位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无论资历有多老,工作有多忙,都要及时“充电”。首先要强化干部政治理论学习;二要提高干部的业务素质。强化业务知识的学习,扩大干部知识面;三要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提倡学以致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努力把党的主张变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或决定,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意志和行动,增强服务大局、监督政务、办理事务的能力。

  四、利为民谋,务必发扬清正廉洁的从政清风

  维护人大机关的形象和威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真正清正廉洁,实现利为民所谋的庄严承诺。要以高素质的队伍作保证。一是严格教育。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对人大干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宗旨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育。正面引导,反面警示,用身边的典型启发、促使人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严格管理。用严格的管理制度约束,勉励干部不为金钱所动,不为物欲所惑,时刻保持人大干部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三是严格自律。人大干部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持廉守正”、端行亮节”,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根据法律法规以及社会要求,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修养、自我监督,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